目前,隨著煤礦生產規模的逐步擴大和礦井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井下各地點煤礦用隔爆水槽的數量逐步增加。由十隔爆水袋內的儲存水體受動態蒸發的影響,水量時一刻都在減少,尤其是在風量大、溫度高的采區更甚,造成滅火水霧因水量不足而不能有效隔斷爆炸火焰的傳播。因此,需要經常向水槽、水袋中注水、換水。由十井下煤礦用隔爆水槽根據規定需安裝在巷道頂部,高度都在2 m以上,增加了注水的難度。如果在巷道斷面為20 mz的巷道中安裝60 L水槽,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安裝一組需安設136個水槽。按照傳統的注水方式,用小10 mm的軟管向水槽中注水,注滿一個需要5 min,則注完一組水槽需12 h。每對礦井根據采區范圍的大小,需安設10組以上煤礦用隔爆水槽,根據井下風速及井下溫度的不同,需5一8d向井下所有水槽中注次一水,大大增加了土人的土作量和勞動強度[of。如果按一個煤礦12個隔爆棚,每次安排2人注水,5d注一次水,一個月就要注水6次,按小時一人土30 元;計需要花費103 680元/月);1 a花費:1 244 160 (元)。可見1 a用在隔爆水槽注水與維護上的代價就超過百萬兒。
煤礦用隔爆水槽人土加水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用土較多,大巷加水時一需要兩人,一人監護看車輛和控制加水閥門,另一人進行加水。
(2)施土人員加水時一必須站在隔爆水槽和架空線下方,第一,面臨觸電危險;第二,來往車輛直接威脅加水人員的安全;第三,老化的架子承載能力差,當水加滿后有掉落的危險;第四,加滿后溢出的水經常飛濺在施土人員身上。
(3)嚴重制約大巷運輸環節,造成運輸系統緊張,對生產組織產生影響,降低了生產效率。
針對人土注水帶來的問題,文獻[[1 - 4」介紹了一種用電磁閥、液位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電子兒器件來實現液位控制,系統復雜且需要防爆,運營成本高。本文介紹了一種煤礦用隔爆水槽液面維持裝置[[5],采用機械結構,如圖1所示。
該裝置主要由進水管1,閥殼2、控制閥芯3,閥座桿4、開關拉線5和浮子組件6等組成,其中控制閥芯由左右兩個鏡像對稱的錐形閥芯組成的一個桿件,開關拉線受控制閥芯控制電氣開關的啟閉,浮子組件上端有一壓頭與控制閥芯接觸能在一定高度范圍內進行液位控制。該裝置有液面自動維持和隔爆水槽破損自動斷水報警兩個功能。由十整個過程不需要人參與,而由浮子的浮力來控制右錐閥閥芯的開啟與關閉,從而實現自動注水和液面維持。有了飽滿水量的隔爆水槽棚的全天候值守,才能防患十未然;在煤礦用隔爆水槽使用過程中,當出現隔爆水槽破損的情況時一,浮子組件就會在重力的作用下垂下,這時一控制閥芯處十自由狀態,在進水壓力和穩態液動力的作用下控制閥芯右閥芯壓緊閥座,切斷水源和拉動控制開關,利用燈光報警等措施使巡視人員發現破損的隔爆水槽后及時一更換。液面維持和報警斷水兩個功能都是自動完成的,實現了隔爆水槽的智能化運行。液面維持和報警斷水兩個功能都是自動完成的,而應用了該裝置則可以每年節省百萬兒以上的隔爆水槽維護費用。該技術可廣泛應用十各種煤礦用隔爆水槽的自動加水作業。
【此文章由鹽城歡暢通防設備有限公司文案部編輯】
煤礦用隔爆水槽點擊官網:www.58sd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