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風筒是煤礦井下引導風流沿著一定方向流動的柔性管道 。
特性
風筒分為正壓和負壓
正壓采用熱合整體一次成型工藝,縱向無接縫,具有阻燃、抗靜電、風阻小、漏風率低、強度高等特點。
分為第一代橡膠布有縫風筒、第二代塑料熱合有縫風筒和第三代縱橫無縫風筒。新一代(第三代)礦用風筒采用整體一次成型工藝的縱橫無縫風筒,其特點是風筒筒體經向和緯向均無接縫,能承受超高風壓,最大壓力可達10000Pa;高安全性;耐磨耐擦刮;風阻小,送風距離長等優點。
負壓(ya)以無縫(feng)筒坯加碳素螺旋彈簧鋼(gang)絲(si),采用先進的熱合工藝制作而成(cheng)。它具有抽吸(xi)效果(guo)好(hao)、易轉彎、運輸貯存方便(能折疊)、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如上圖所示(shi):
用途
用于煤礦、隧道、地(di)鐵(tie)工程、井下(xia)局(ju)部引(yin)導風(feng)流沿(yan)著一定方向流動(dong)的柔性管道
分類(lei):礦用正壓(ya)風筒,礦用負壓(ya)風筒;礦用三通風筒
品種材質
風(feng)筒按涂(tu)覆布(bu)(bu)(bu)材料分為(wei)橡(xiang)(xiang)膠涂(tu)覆布(bu)(bu)(bu)風(feng)筒、塑料涂(tu)覆布(bu)(bu)(bu)風(feng)筒和(he)橡(xiang)(xiang)塑涂(tu)覆布(bu)(bu)(bu)風(feng)筒.具有抗(kang)靜電、阻然。
做好的礦用(yong)風筒(tong)執(zhi)行標準:標準號: MT164-2007標淮,標準號: MT165-2007標淮。《橡(xiang)膠(jiao)或塑料(liao)涂覆織物(wu)風筒(tong)》規(gui)定了橡(xiang)膠(jiao)或塑料(liao)涂覆織物(wu)導風筒(tong)的分類、結構(gou)、技(ji)術要求、試驗方法(fa)、檢驗規(gui)則、包裝、標志(zhi)、運(yun)輸(shu)和貯(zhu)存(cun)等(deng)。
標志包裝儲運
1、將風筒沿軸向壓縮至小(xiao)于700mm長,并用繩(sheng)子或布條固定3~4處(chu),再用耐磨性較好的材(cai)料包裝。
2、風筒在運輸過程中,防(fang)止機械撞擊和摩擦,避免日曬、雨(yu)淋。
3、產品應貯存在通風良好的庫房內,碼置不得過高,以免影響使用質量,使用過的礦用風筒,應先沖洗涼干,然后再折疊存放,禁止與有損于橡膠和塑料品質的物質接觸,避免陽光直射、雨淋,倉貯溫度應在-15℃~35℃之間,相對溫度45-75﹪之間,并距熱源1m以外。
4、產品在規定的運輸、貯存條件下,自生產日期起,貯存期1年內其阻燃性、抗靜電性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5、礦用風筒應根據巷道及風機風量大小等要求選擇適當規格,以及彎頭、三通等異形規格,連接時注意氣流方向。
6、在巷道內應(ying)懸掛起來,做(zuo)到平直(zhi)、拉緊吊牢、逢環必掛、見壞必補(bu)、拐彎緩慢、排除(chu)積水(shui),以利降低阻(zu)力。(修(xiu)補(bu)方(fang)法(fa):將破損處(chu)洗凈涼干(gan),用膠(jiao)水(shui)處(chu)理)
安裝規范
1、風筒工負責所管轄區域內風筒的安裝、運送、維修和拆除等工作。及時將不用或損壞的風筒回收上井,并及時修補井上下破損的風筒。
2、入并必須帶足必要的用具和材料,必須熟悉自己分管地區掘進工作面情況,如風筒直徑、長度、巷道掘進速度或貫通日期等。
3、風筒吊掛要平、直、緊、穩,避免車剮、炮崩,必須逢環必掛,礦用風筒在使用過程中還要注意不能選擇合適的規格,要不會影響礦用風筒的使用壽命。
4、要求風筒之間接口嚴密。膠質風筒可用雙反邊接頭或三環接頭,插接時要順接。
5、使用膠質風筒時,局部通風機和膠質風筒之間要有一節鐵風筒過渡。局部通風機和鐵風筒的接頭處要加墊圈,要上緊螺絲;鐵風筒與膠質風筒套接處要用鐵絲箍緊。
6、一列風筒的直徑要一致;如果直徑不一,要有過渡節。
7、風筒末端距工作面的距離,按各礦務局的規定執行,但必須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風量。
8、經常檢查井下風筒,如有破口要隨時修補,做到不漏風。
9、風筒在拐彎處要設彎頭或緩慢拐彎,不準拐死彎。分岔處要設三通。
10、斜巷和立井掘進時,風筒接頭、風筒的綁扎要特別牢固。
11、更換風筒時,不得隨意停局部通風機,必須停機時,應與掘進工作面的班組長和司機聯系,待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后方可更換。當巷道內瓦斯涌出量大時,必須把工作面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再更換風筒。
12、巷道掘進完工后,應在通風區的指揮下及時把風筒全部拆除。拆除的風筒要裝車運至井上,進行沖洗、曬干和修補。
13、拆除風筒時,應由里往外依次拆除。拆除獨頭巷道風筒時,不準停局部通風機。
14、應注意防止運行中的礦車撞、擠、剮風筒。
15、跨帶式輸送機、刮板輸送機操作時,必須先同輸送機司機聯系好,必要時可暫停輸送機運轉,以保證操作安全。
16、大巷高頂操作時要設臺架,工作時要站穩;在電機車運行的巷道中吊掛風筒時,要設安全警戒,嚴防被電車剮、撞,并應注意防止架空線觸電傷人。
17、采用抽出式通風方式時,風筒可用硬質風筒和帶鋼絲骨架的橡膠或塑料可伸縮風筒。塑料或橡膠風筒必須具有抗靜電和阻燃的安全性能。
18、安裝鋼絲骨架風筒時,在裝卸過程中應注意輕裝輕放,切勿徑向擠壓和被鋒利雜物碰撞等,以免變形損壞。
19、用快速接頭軟帶連接風筒時,兩節風筒的端圈要對正、接攏、披風布搭好后,再用快速接頭軟帶將兩端圈卡緊。接頭軟帶收緊力要適當,以不漏風、不拉脫為宜,接頭軟帶的手把位置以在風筒側面向下為好。
20、在風筒末端(入風口)加接風筒時,應先將加接的風筒吊掛于鋼絞線上,再對正接頭接好,避免風筒彎曲、折疊堵塞風道。
21、風筒急拐彎處必須用硬質弧形彎頭連接。
22、處理風筒內的積水時,在風筒長度超過500米時,可以直接解開快速接頭軟帶進行放水;在處理500米以內的風筒中的積水時,須先打開局部通風機安全窗,然后方能解開接頭進行放水。
23、采用抽出式或混合式通風方式時,風筒出口或入口到工作面的距離、壓入式風筒和抽出式風筒間重疊段長度,應符合各礦作業規程的規定。
維護規范
24、風筒上井后,首先應刷洗、曬干,檢查風筒損壞情況及耐用程度,再根據檢查情況分別處理。
25、修補風筒時,粘補風筒的膠漿應按要求配制。根據破口大小裁剪補釘,補釘以圓形為好;補丁壓邊應大于破口尺寸20毫米;為防止補釘補后翹邊,補釘邊應裁成斜面;補釘和破口應刷凈至露出膠質風筒本色,晾干后才能涂上膠漿進行粘合,補丁粘合后應用木手錘砸實,使其粘合嚴密,保證不漏風;粘好的風筒應再涂上滑石粉。對100毫米以上的大破口,必須先用線縫合后再進行粘補。
26、風筒上的吊環應齊全,吊環間距應保證風筒吊掛平直,兩端鐵圈要縫牢。如果需要加長風筒時,風筒之間壓邊粘合的寬度,一般為200毫米。
27、修補好的風筒應妥善保存,存放的風筒每季度應晾曬一次。
28、制作三通、彎頭及過渡節時,要根據風筒的形狀和直徑制作,要注意平直。過渡節長度不應少于2米。
29、焊接風筒圈時,要按電焊工的有關規定進行。圈要焊牢固,并要砸平調圓。
30、晾曬、沖洗、清掃風筒時要戴口罩,風筒必須在晾干或吹干后方能粘補。
31、如果有順壞嚴重的舊風筒,實在不能再次下井使用,應把風筒縱向剪開,可以做成篷布蓋一些設備和新的風筒,這樣做到廢物利用,節能環保。
32、裝卸風筒時應注意安全,按照掛扣的順序依次掛上,最好4個人同事操作,風筒兩端和中間平均分布人手。
33、修補風筒時應準備一個電吹風機,用來吹干
礦用風筒局部損壞的地方,并準備一臺縫紉機及修理工具,還有專業風筒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