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后,改革開放釋放的制度紅利使我國進入持續近40年的快速增長期,帶動了巨量能源資源需求,作為中國能源資源主要分布地,山西、陜西、內蒙古三個區位相鄰、資源相近的省份經濟走勢卻不相同,在發展中也逐步分化開。
為何這三個以煤炭為主導產業的省份在發展中走勢各異?為何山西經濟突然失速性下滑?
進入新世紀后,陜西和內蒙古經濟增速加快,山西卻顯現出了疲態,增速逐步的放慢。為何同樣產煤,三省卻逐步分化,主要有以下5個原因:
1、山西煤炭供應壟斷被打斷;
2、山西煤質普遍低于陜西、內蒙古;
3、山西開采成本高于陜西、內蒙古;
4、“一煤獨大”形成資源的詛咒;
5、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發展分化;
經濟下行已成趨勢,大規模的建設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煤炭的超級周期也一去不復返,而我們對于優美環境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這預示著傳統的能源需求將逐步萎縮。在當前的情況下,必須加強技術創新,才有可能推動產業成功升級。